陕西 定边县:黄土地上的“数字庄稼汉”

来源:  定边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卢云云 康孝桃      发布时间:2025-8-18 08:05  |  

在定边县堆子梁镇营盘梁村广袤的玉米田里,一米多高的玉米在微风中摇曳。种粮大户高海宽站在田埂上,掏出手机轻轻一点,田间气象站实时传回的数据便跃然屏上,高海宽熟练地查看着各项指标。

在定边县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项目示范区,这样的智慧农业场景已成为常态。作为陕西省耕地面积第一大县,定边县近年来通过“五良”融合和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生机。

(定边县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项目示范区)

(李登云正在给智能水肥一体化添加肥料)

手机一点,千亩良田“解渴”。

“这个就方便得很,手一按就都行了。”在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室,堆子梁镇庙湾村村民李登云向记者演示着操作流程。随着他在智能机上的轻轻一点,滴灌系统立即启动,吸肥、搅拌、灌溉一气呵成,翠绿的玉米株在精准滴灌下“吃饱喝足”。

这套投资500余万元的智能系统,将2300亩核心示范区划分为50亩一个的种植单元,通过320个电磁阀实现精准控制。“现在我们只需要一个管水员就能完成2300亩的管护工作。”堆子梁镇庙湾村党支部书记赵宝峰说。

田间“数字哨兵”站岗。

在高海宽的600亩玉米田里,几个不起眼的白色设备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安装的田间气象站,地下的4个传感器会把所有信息传到后台,再反馈到我手机上。”高海宽说,现在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上的田间数据。

(李登云正在用手机操作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农技人员查看玉米长势情况)

这些“数字哨兵”24小时监测着空气温湿度、光照时长、降雨等气象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参考。“以前种田靠经验,现在种田看数据。”高海宽感慨道,正是这些科技装备,让他的“陕单650”玉米品种在2023年入选国家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在示范区的千亩良田中,温度、湿度传感器、智能杀虫灯等设备织就了一张智慧网络。这些数字信息采集设备实时收集土壤环境、田间气候等参数,让农户能够对农作物进行精准管理。

“渴了给水,饿了科学补肥,让‘天气’更接‘地气’。”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钟子君形象地描述着智慧农业带来的变化。据统计,2024年定边县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40万吨,农业总产值达67.09亿元。2011年以来,定边县累计投资5.9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8.95万亩,连续四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年均37万吨以上。

夕阳西下,广袤的田野上,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与传统的农耕景象交相辉映。在这里,科技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农事诗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编辑:王星

今日看点
视觉 / 视频更多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国务院国资委: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海葵一号”登船启运前往珠江口盆地
中国华能云南多能互补基地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第八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举行
融媒体更多

宁德时代选择中石化背后

任期未满一年,400亿市值国企董事长“闪辞”真相

“强制下班”风起何处

时评更多